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学校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十大博彩公司召开“中原碳谷发展”系列论坛(第一期)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03-06浏览次数:

各有关单位、各位专家学者:

“中国碳谷”这一概念,以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为目标提出的,主要围绕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创新、金融创新四个着力点,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人才培养,构建一个以低碳、零碳、负碳技术为核心,集气候韧性安全、绿色低碳碳发展、碳数智金融服务于一体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学科交叉和跨界融合,加速迭代形成新质生产力聚集的城市群。

依托科技创新打造中国碳谷,是把握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碳达峰碳中和新质生产力产业集群的关键。中国碳谷不仅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各国的共同目标。中国政府提出了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的“双碳”政策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如何依靠科技创新打造中国碳谷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气候变化与碳中和研究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中原碳谷发展系列论坛,以中原为起点,培育“中原碳谷”,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国碳谷”。第一期论坛荣幸地请到了北京大学宋豫秦教授、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王健研究员、香港理工大学裴卿教授,三位嘉宾将站在历史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气候、环境、地震和文明的变迁。

欢迎感兴趣的学者参加第一期论坛,向本期论坛嘉宾们学习,并踊跃交流学术观点!

一、论坛内容目录

报告一:基于“过去全球变化”的夏文化人地关系分析

报告二:历史气候变化与社会变迁:中国历史文献的量化与多时空地理尺度分析

报告三:中国历史地震研究与黄河文明发展历程之关系

二、论坛时间

2024年3月15日周五上午8:30——12:00

三、论坛地点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英才校区明德楼学术报告厅

四、主办和承办单位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气候变化与碳中和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主办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商学院 承办

五、论坛报名事宜

联系人:王老师,电话:13526524958,邮箱:958063571@qq.com,如报名参加本期论坛,请扫描二维码并填写回执。

科技处

2024年3月6日


报告一:基于“过去全球变化”的夏文化人地关系分析

内容摘要

“全球变化研究”是全球应对环境恶化的重大命题。以夏文化为肇始的中原文明是世界唯一绵延数千年且一脉相承的人类文明。研究夏文化的人地关系作用机理,既是“过去全球变化研究”和“全球环境变化的人文因素计划” 两大子课题的典型案例,也可成为践行“双碳战略”,建设生态文明的重点和切入点。


专家简介

宋豫秦, 1993年在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1995年在北京大学博士后出站,1996年以来在北京大学先后任环境科学中心副教授、环境生态室主任、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委员,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党委委员。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委员,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委等。

研究领域为城市生态、土地荒漠化、生态文明建设等。历年共完成各类科研和规划项目约5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8部。获夏鼐考古学优秀成果奖,华夏建设奖一等奖,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新作《生态文明论》被美加等5国引进版权。曾获北京大学十佳优秀共产党员和北京大学最受学生爱戴的老师等称号。

2024年1月31日被聘为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气候变化与碳中和研究院客座教授。

报告二:历史气候变化与社会变迁:中国历史文献的量化与多时空地理尺度分析

内容摘要

学界提出了历史气候与社会 (History of Climate and Society) 的重要课题,实证地认知过去自然气候变化与社会变迁的联系。在全球历史气候与社会的研究实践中,历史文献挖掘、数据化和量化分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开展。中国有着独有的历史文献优势,对历史气候与社会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讲座基于中国的历史文献资料,介绍现有跨学科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的不同时空地理尺度上,审视气候与人类社会系统之间的联系,期望促进历史地理与量化人文的融合发展,为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挑战提供科学的历史依据。

专家简介

裴卿博士现为香港理工大学土地测量及地理资讯学系和中国历史及文化学系双聘副教授。他曾任香港教育大学社会科学系副教授及助理教授、剑桥大学研究员、苏黎世大学瑞士国家科学基金支持研究员及香港大学博士后研究员。他的研究兴趣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主要包括历史地理,气候变化和人类历史,以及数字人文。裴卿博士的研究获得了香港研究资助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瑞士国家科学基金、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等资助,发表了七十余篇文章,出版了英文专著一部。裴卿博士获得了多项荣誉及奖项,包括香港理工大学校长青年学者计划、香港研究资助局人文及社会科学杰出学者计划、中国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科学技术) 自然科学二等奖、德国慕尼黑大学卡尔森学者,李嘉诚奖以及太古学者奖等。

报告三:中国历史地震研究与黄河文明发展历程之关系

内容摘要

黄河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和主干,其形成可以追溯到距今约六千年前。黄河文明的发展历程就是华夏先民,既与自然和谐相处,又与自然灾害顽强抗争的历史。中国现在已被确认最早的两次历史地震:第一次发生在帝舜三十五年(约为公元前2222年),第二次是夏桀十年(约为公元前1767年)。据相关研究,这两次地震分别发生在山西永济蒲州和河南偃师一带,都位于黄河中游地区。近年来的考古发掘证实,在河南巩义双槐树仰韶文化遗址,发现了距今约五千年前的都邑性聚落,并确认有地震破坏遗迹。双槐树遗址被称为“河洛古国”,据信可能是黄帝时代的都邑所在。

地震灾害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历程,历史地震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报告将系统介绍我国历史文献中有关地震的记载,以及历史地震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和成就。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我国老一代的学者两次系统地收集整理了史籍中的地震记载,根据这些史料描述的地震破坏情况,以及相关地震学知识,先后编辑出版了中国历史地震目录。在历史地震目录中,不仅给出了地震史料,还估算了地震烈度、震级和震中等参数。这些参数是地球科学研究和防震减灾的重要基础资料。同时也明确指出了我国历史地震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并将详细介绍近年来的新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报告将介绍如何应用新的方法,对现有历史地震参数进行校订并减少误差,同时可以发现大量史料没有记载的地震。这种方法可以与地球物理学、地质学、考古新发现等相结合,大大拓展我们对历史地震的认知,也对地壳变化以及地形地貌等演变历程提供新的探索途径,进而为以黄河文明为主干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供新的思路。历史地震研究结果,不仅可以揭示地震活动的基本规律,服务于地球科学研究和防震减灾事业,也可以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发挥应有的、越来越引人瞩目的重要作用。

专家简介

198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物理专业。博士学位,曾先后赴葡萄牙里斯本大学和英国爱丁堡大学做博士后和访问学者。原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地震学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主任。曾任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联合会(IASPEI)历史地震工作组成员,地震危险性和强地面运动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领域包括地震活动性定量分析、历史地震考证与研究、中长期地震预测、地震危险性分析、地球动力学等。在国内外专业刊物发表研究论文五十余篇,撰写学术专著一部。多次赴英、美及世界各国进行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

王健教授研发了独具特色的地震活动性定量计算方法,开创性地提出了地震活动性研究的新方法和阶段划分理论;拓展了历史地震研究的思路和研究方法,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重大突破和显著成效。与英国爱丁堡大学和英国地质调查局的专家教授合作,对我国东部地区历史地震活动特征,及其与断裂关系和深层次动因作了深入研究,进而有望将历史地震研究成果拓展应用于研究中国东部地区地壳破裂与减薄的演变历史。地壳变化是地形地貌以及环境、气候等诸多变化的基础影响因素,为探究中华文明发展历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近年来,与气象学家合作,开始研究海底地震活动特征及其与洋流和气候变化的关系。在从事科研同时,王健教授热心科普,著有科普书籍《地震与地球内部的奥秘》。

关闭